2007,我寫了這篇,意圖切割血緣和二二八的糾葛。
2007,我在回應中寫道: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我一直用一個奇怪的角度看這件事:
臺灣人真正可以當家做主的時候,
「最可怕的事情」,會是甚麼?
那時候,
我最想做的事情會是甚麼?
現在,有一隻臺灣前所未見的怪獸正在孕育當中。
真希望那是我的錯覺。天佑臺灣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現在,我擔心的怪獸,在2008甦醒了。
臺灣將何去何從呢?
再將去年的文章置頂。並為我的臺灣祈福。
母親的二二八
我外公曾經消失了一陣子,
那一年,我媽二十歲。
阿公回來之後,沒多說甚麼,
媽從他嚴肅的表情裡,看不出端倪,
也沒有大人願意告訴我媽,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。
她知道的是,跟當年的接收委員會有關。
戰後,她辭去臺南縣後港國小的教職,
到臺南木戶農具機械工廠擔任會計的工作;
那是我阿公的公司,日據時代就有的公司,
在以前臺南市的沙卡里巴附近,運河旁邊;
好幾甲的廠地,主力生產先進的農機設備。
失蹤事件過後沒多久,整家公司被接收,
理由是那家公司的原創人是日本人,
是壓榨臺灣人取得的資產,
管你現在的經營者是誰,理當由國家接管。
還有一個理由是,我阿公不是臺南市民。
結局,簡單的說,
跟當年共產黨對待地主的那一套一樣,(教科書說的)
掃地出門。沒了工作的是我媽,丟了家產的是我阿公。
阿公可以平安回家的原因,跟胡龍寶這個人有關係。
他們是同學,成年之後,一直都是好朋友。
我媽從如拼圖般的小方塊裡,慢慢了解事件的概梗,
如果不是胡先生,我媽那一年就變成孤女了。
她最要好的同學,那一年成了先生失蹤的活寡婦。
回到家鄉的阿公,沉潛幾年,又是養殖,又是耕作,
逐漸重振門風。這中間,幾次,胡先生要我阿公復出,
為家鄉多爭取更多的權益,他始終拒絕,到老。
鄉民喜歡我阿公的原因是,他跟鄉民分享他的所得。
鄉下地方謀生不易,地瓜是主食,米粒是點綴用的。
稻米經過徵收之後,再以配給方式回到地主手中,
(註,這是我媽的說辭。)買不起白米的大有人在,
阿公設了一個糧倉,窮的人家,可以隨時來領米,免費。
只要那戶人家肯幫忙耕作收成,除了工資照給,
福利就是這樣,外加漁塭的漁獲。
夏天是鮮魚,冬天是鹹魚乾。
這種日子,
直到三七五減租,耕者有其田實施之後,
結束。
這是以前教科書寫的;政府的德政。
我相信;那麼,
誰去告訴我阿公和我媽,忘記歷史的傷口,歌頌德政吧!
對阿公來說,這是他經歷的二二八;來不及聽他提起過。
對我母親來說,那是另類的二二八,欲哭無淚的二二八。
我,冷眼旁觀,然後,心死。
- Feb 28 Thu 2008 00:03
母親的二二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