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我覺得,現在的你正處於成熟期;

是可以「被信賴」的執行者,

包括構想、提案、準備和執行。


全盤思考、沒有照表操課,是你讓我佩服的地方。

這是了解自我權限以後,「經驗」和「膽識」的展現,

這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境界,

也是你的無可替代性的關鍵。


對於傳承,我的一點看法:

傳承不是授業,

是共同成長,分享結果;

而且不是唯一的甜。箇中辛酸苦辣,過來人大概能體會。


傳承,不難。

只要不太苛求執行的過程就行。

即使,過程當中發生再大的疏失,

有你從旁協助,結果也肯定圓滿。


把工作交出去,也許你會心驚膽跳,雙重負荷,

感覺所有階段彷彿都是狀況,

甚至於,還會讓你覺得:結果還不是都我來收尾。

這是必然的現象。落差太大是原因,

也可能原因是:你對過程精準的要求和對結果的期許;

理由是:你必須對整個活動的起承轉合負責。


每個人的生活體驗不同,學習環境、歷程不同,當下成就也不同,

只是機緣湊巧,共事而已;

傳者當然希望,承者可以跟著模仿傳者的思考模式,

學習傳者的經驗、逐步累積承者自己的實力,這些都是常情,

重點在「下決定的瞬間」,

這種事沒法教,這是承者必須自己下判斷的地方,

在相對了解全盤的情況之下,

莽撞的,會下錯決定,愧疚得等你收拾,

怯弱的,會猶豫不決,依賴著等你提醒。

承者對「活動」的適性與個性在這時候就會表露無遺,

成長與否也在這時候就概略底定了;

所以我說:我佩服你的膽識。


活動原本就是 在一連串的「決定」底下完成的。

細心又達觀的人,肯定有所付出,也有所得;怕的是懶。

一個不錯的活動內容,肯定可以複製,但也不必奢望相同的結果。

因為「活動」,我的說法是:甚麼都是活的,甚麼都在動,

除了「計畫」兩個字以外,

幾乎所有的原構想、提案、準備、執行.....,一路都在變動,

一路都在決定,決定增加甚麼,決定改變甚麼,決定....,

當計畫修訂沒有前例可援的時候,必須下決定的瞬間,是困難的,

好處是,幾次成敗下來,

生手就已經可以上路了。

傳承於是開始。


「活動」的生態當然不僅於此,

只是自己的一點看法,參考用。



加油!
 
 
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d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